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晚报文化圈抄袭剽窃者岂可成导师潇 [复制链接]

1#

■名影视从业者联名抵制有抄袭劣迹的于正、郭敬明

■岛城作家、编剧连谏以及青岛籍作家余耕表态支持

12月21日晚,编剧余飞、宋方金等人在微博上发布了位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家的联名信,点名有抄袭劣迹的郭敬明、于正屡屡以导师、嘉宾的身份出现在各种节目中,进行话题炒作,这种唯收视率论、流量论的做法引起了相关从业者和社会各界的反感。

随后又有第二批联名签署名单的影视从业者加入。目前,共有包括琼瑶、赵冬苓、汪海林、高群书、何秀琼、刘沛、王小平、程青松等共计人联名。而郭敬明、于正则迟迟未有回复。昨晚,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岛城作家、编剧连谏以及青岛籍作家余耕均对此事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连谏这个圈子不绿色

“如果联系我,我也要签名,因为影视剧抄袭太厉害了,这个圈子不绿色。”岛城作家、编剧连谏近年来有《门第》《家有遗产》等多部畅销小说被搬上荧屏并成为热播剧,她直言联名抵制于正、郭敬明是“导向”问题,如果继续让他们这样的抄袭者在影视圈里混得风生水起,会给大家造成一种印象“影视剧无所谓原创,只需要收视率。”

“现在大家比以往重视原创,但是抄袭还是非常严重。”连谏说,因为影视产业的利润巨大,很多制作公司只盯紧市场,“有的公司会给编剧几个故事,让编剧照着这样的模式进行创作。”更有甚者,直接抄袭一个故事的核心内容,进行细节延伸加工。“资本追逐的是卖点。”而于正、郭敬明恰恰还存在巨大的卖点。因为于正特别会抓市场博眼球,私下里他的作品在很多电视台都“免检”,“能保证赚钱。”此外,对于抄袭的取证目前也存在种种难处,而且后期处罚并没有对于正等人带来实质性的规范,等等因素,促成了于正、郭敬明依旧能在影视圈流行。“我觉得文化娱乐方面的价值观确实应该扭转。”

余耕不能唯流量论

“资本和流量在主流价值观面前应该退居次位。”青岛籍作家余耕的小说《我是余欢水》改编的同名剧集是年的热播剧。他对记者说:“剽窃者被推举为导师,这样的社会示范意义非常不好,是文明的倒退。”

“我觉得就应该抵制!”余耕说,当下影视圈的抄袭现象产生有很多原因,首先编剧们自身也会考虑自己的得失,衡量与影视公司之间的关系。再者“取证不好界定”,外行不知道如何取证,内行又有各种利益牵涉。他也呼吁要多支持原创作者,给影视编剧们提供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贾小飞

责任编辑:秦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