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珲春市人民法院紧抓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重要机遇和全省智慧法院建设试点有利契机,围绕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和审判工作现实需要,依托珲春“i-法院”智慧建设成果,着力打造全流程在线诉讼新模式,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获得感。
坚持以统筹作保障,强化系统观念、一体推进
珲春法院坚持以珲春“i-法院”智慧建设成果为有效载体,全力打造“三位一体”的在线诉讼服务体系。
以构建全流程无缝对接的服务体系为目标
加强总体设计,统筹理顺在线起诉、立案、咨询、缴费、调解、证据交换、开庭、申请执行等各个信息系统之间关系,打通“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系统集成、整合优化。
以满足诉讼参与人多元司法需求为导向
整合完善各类平台应用,采取全业务“线上”办理新模式,促进信息化建设整体效能的发挥。研发上线了5G云上法庭、融合法庭,运行升级了跨网系庭审建设,实现从立案到审理、从举证到质证、从开庭到调解、从判决到执行全流程在线办理。推动电子诉讼向移动端拓展,当事人一部手机即可参与全流程在线诉讼服务。
以信息互联互通、交互使用为遵循
打通内外网数据壁垒,外网录入的诉讼材料可同步储存到内网系统;网络开庭可同步调用内网储存的案卷材料;网络开庭音视频资料可同步存储到内网;电子送达的诉讼材料直接从内网生成一键摆渡到外网进行送达。庭审过程中,法官可实时查看电子卷宗,诉讼参与人可实时浏览笔录,在线举证质证。实现文书送达从“当面签收”到“云端领取”的转变。
3月1日至3月31日,网上立案件,通过在线庭审、执行方式办理诉讼案件件、执行案件件;在线调解案件27件;在线送达次。
坚持以庭审为中心,深化智能协同、融合集成
珲春法院紧抓案件庭审这一关键环节,切实提升在线庭审便利性、安全性和实操性。
依托“物联网+5G”技术,在全省首试5G远程庭审,以“低延时、大带宽、大连接”提升当事人诉讼体验。成立电子诉讼融创中心,确保云上法庭支持最多8名当事人同时在线举证质证、参与庭审,实现笔录在线签字回传入卷。
珲春法院以现有智慧法庭为基础,运用专网环境与互联网的实时交互技术,打造内外网实时在线、音视频实时交互的新型融合法庭,实现了原被告不在同一网络环境的案件审理。
将互联网庭审与远程提讯相融合,通过与公诉人、辩护人、旁听人员远程连线,与被告人所羁押的看守所连线,实现了审判人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异地同步开庭审理,旁听人员可线上参与旁听。
上线“5G法庭”网页版,法官居家通过该系统有序安排当事人进行在线答辩、举证、质证等庭审全过程。庭审结束后,当事人双方在线签字自动回传入卷,并连通电子送达平台发送调解书,即刻生成送达回证,确保案件圆满审结。
为解决诉讼参与人有合理理由无法出庭,诉讼参与人可错时异地登录审理平台参与庭审,法官可同时并发处理多个案件,确保当事人享受弹性审理服务。
坚持以高效为导向,实化执行集约、权益兑现
珲春法院坚持在线审判与智慧执行“两手抓”,实现“两促进”,切实打通实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最后一公里”。
探索“区块链”+执行工作模式
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打造网上“未履行-自愿签约、智能立案-智能执行”闭环式工作流程,将链上数据与链下司法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利用,从源头上解决了选择性立案、工作衔接不畅、智能化水平低的弊端,实现司法执行智能化、透明化、公开化发展。建立了执行通知前置程序工作机制,减少送达环节、加快执行进程、提升执行质效。
发挥多平台间信息共享功能
利用“5G法庭”“融合法庭”“慧执评估辅助平台”的共享功能,将选择司法鉴定机构摇号现场由“线下”转到“线上”,当事人通过手机全程观看法官的电脑操作界面,提升工作透明度。鉴定材料线上交付、鉴定报告线上传输等,有效促进司法工作的快速推进。
发挥“一案一账号”案款管理系统功能
采取“线上”方式开展保全查控、执行查控、案款划扣工作,线上与申请执行人联系,审核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等,通过案款系统,将执行案款第一时间进行线上发放,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领到执行款。
自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珲春市法院通过在线审结案件余件,执结案件余件,真正实现“审判执行不停摆,司法为民不打烊”。
原标题:《珲春法院切实打造全流程在线诉讼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