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宋祖锋通讯员韩一清
今年3月,青岛环保产业园正式更名青岛市即墨区数字装备产业园。作为成立于年的老工业园,经过20多年深耕细作,园区已累计引进美、德、日、韩等16个国家和地区内外资企业余家,培育日辰食品、正望钢水等一大批行业“小巨人”企业。但随着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发展空间受限、企业创新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为此,该中心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围绕产业提档升级和企业提质增效两大目标,聚力实施园区规划、产业、服务“三大升级行动”,努力出一条转型发展、集约发展的新路。
实施规划升级行动
聘请中国供应链管理研究院设计园区提档升级规划,结合自身综合优势、发展阶段及产业运行特点,用时半年对园区和企业进行产业调研,选取产业发展、区域发展两大类指标和发展趋势、创新性等9个KPI指标,将现有10个产业划分为2个前瞻性产业、3个提档升级产业和5个逐步退出产业,科学确定园区未来产业发展定位,加速形成“小精高”特色产业模式。同时,以“产业集聚+平台建设”作为核心竞争力,优化空间功能分区,着力打造“一带两核五区”,使园区成为新型都市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实施产业升级行动
采取“腾笼换鸟”“培育新鸟”“造林养鸟”等方式,引导企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摸排园区空闲土地及厂房,结合土地性质、占地面积、企业意向、发展计划等要素,通过中心收购、政企合作、以企招企等方式,共与15家长期闲置企业签订解除协议,收回土地亩,盘活闲置厂房26万余平方米,嫁接引进项目50余个。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改造,加快工艺装备改造更新和先进技术运用,完成15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工业互联网改造,为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基础。
实施服务升级行动
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对标深圳优质营商环境,设立共享服务部,建立企业服务诉求受理平台和“3个24”服务制度,推动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共办理企业需求余件;每月定期组织企业开展的“企业家沙龙”,邀请专家采取专题宣讲与点单式宣讲等方式,开展数字化转型、税收优惠等政策培训,受众余人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施“品质园区八项提升行动”,启用即墨首个装配式模块化消防站,建成园区派出所,加速环保小学建设,逐渐规划发展成为集创新创业、居住生活、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城综合体,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型精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