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法庭那些事丨优化流程管理促进提质增效 [复制链接]

1#

为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走深走实,切实提升人民法庭司法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司法需求,名山人民法庭全面梳理现有工作流程,对程序不优、环节不简、运转不畅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着力提升各类案件的流转速度,缩短案件审理周期,促进人民法庭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简--巧用“减法”增质效

“繁简分流”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案件按难易程度进行分流,做到“易案”快调速审,“难案”精审细判,是法院提高审执效能、合理分配诉讼时间、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的必然选择。简易程序、独任审判、小额诉讼……名山人民法庭流程优化工作,在“简”字上做文章,加大繁简分流适用力度,缩短平均审限。

编织“多层分流网”,将立案阶段“繁简分流”、民商事案件“二分法”和简案快办组、“法官+助理”快办模式结合起来,各环节衔接递进,多层次过滤分流,精准化分案适配,将繁简分流理念从工作部署有效延伸至法官办案,实现简单案件快审快结,对新型、典型复杂案件重点攻坚,最大限度释放繁简分流机制效能。

探索“要素式审判”,即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归类整理案件要素表。根据当事人在开庭前填写的《要素式信息表》,法官能在短时间对争议关键信息了然于心,庭审也不囿于固定流程,而是重点审查争议焦点、事实不清之处,做到精准审理,极大程度的为整个庭审“瘦身增效”。

优--创新优化解民忧

创新“1+2+1”配置模式。在立案环节指定业务骨干专职办理小额诉讼案件,实行1名员额法官、2名书记员、1名特邀调解员“1+2+1”配置模式,对于小额诉讼案件进行快速精准的专业化审理,不断激发制度活力,全面提升司法效能。

打通堵点,优化诉调衔接工作。设立诉调对接室,组建诉调对接团队,探索“1+3”诉调对接模式,构建“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解纷机制,开展“云调解”等一系列措施,在诉源治理、优化诉调对接、提升调解效率等方面提质增效。

智--智能化办案让诉讼“零距离”

积极鼓励当事人选择网上立案,通过“云开庭”和“云调解”解决纠纷,并向当事人讲解电子送达的好处,让当事人自愿选择电子送达等智能化方式参与诉讼,使诉讼活动不再受到时空限制,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解纷效率。

便--便民举措打破司法“距离感”

不会写诉状、程序太麻烦、诉讼成本高、听不懂庭审、读不懂判决书,怎么办?为让群众对诉讼程序有更直观的理解,名山人民法庭制作诉讼流程图,探索法律程序可视化路径。

金秋十月,开镰之际,农忙没时间参与诉讼怎么办?名山人民法庭大力推行巡回审判制度,将为民司法阵地前移,打造田间地头移动法庭,切实保障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现诉讼、农忙“两不误”。

下一步,名山人民法庭将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将“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审判执行工作相结合,努力实现公正与效率相统一,让群众更多的感受到司法服务的便利和温暖。

文字:陈媛

编辑:张耀天

审核:鲁成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热文

能力作风建设年丨宝泉岭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龙法讲坛”进行经验交流发言

能力作风建设年丨宝泉岭人民法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十次集体学习暨“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会

身边案例丨“夫债”需要“妻偿”吗?夫妻共同债务,民法典这样规定

更多资讯,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