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0001宋代u0001是u000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预约 https://m-mip.39.net/fk/mip_9396014.html

在宋代如何打官司呢?

宋代打官司分为9个程序,分别是:确定诉讼区域,递交诉状,受理诉状,审讯,录问,检法,拟判,签押,读判。

打官司又称为诉讼,是指发生利害冲突的双方无法调和,便到官府请求裁决是非,官府根据查明的事实作出裁断的整个活动,民间就称为“打官司”。

下面详细分析宋代打官司的9个程序。

1、确定诉讼区域:诸犯罪,皆于事发之所推断

2、递交诉状:诉状上面要写有当事人的姓名、年龄、地址等情况,并且内容要阐述清楚;语言要简要,不能太长,指涉某人某事尽实,限二百字以内;平民百姓不得自己书写,必须由书铺统一书写,还必须有保识才能投递。

3、受理诉状:诉状递交之后,官府会进行审理,审理起诉书的内容是否属实,符合条件的便会被受理;如果虚假陈述,将不被受理。

4、审讯:宋代的审讯制度是极具特色的,包括情讯与刑讯。主审官员向当事人讯问案情,有书文进行案情记录,以形成共状。

5、录问/虑问:录问是一个核实的过程,对于审讯时的记录,读给当事人听,宋律记载“引囚于前,读示款状,令实则书实,虚则陈冤”。当事人如果觉得记录的情况属实,则书实,如果不属实有虚假,或者有些话不是当事人说的,可以当堂伸冤。

6、检法:审判的官员要寻找适合案情的法律法规,以此为参考。

7、拟判:有了上一步的检法,官员便可根据适用的法律法规来拟定判词,注意这里是拟判,就是草拟判词。

8、签押:草拟判词之后,要交由当地主官审查,主官审查无误后,由相关官府的官员集体审核并签字,完成之后,判决才算形成。

9、读判:就是当着犯人的面,宣读犯人所犯何罪,根据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判什么刑。

以上便是宋代打官司的程序。

宋代的诉讼制度是比较完善的,流程也是比较复杂的。

在宋代要打官司,首先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在哪发生,就在哪提起诉讼”,宋律有明文记载:“诸犯罪,皆于事发之所推断”,意思就是犯罪事件在哪里发生的,就要在哪里个衙门审判,宋代一直延续了这个原则。比方说,如果案件发生在开封,就要在开封来审理。

在确定在哪里审理之后,要写诉状,诉状在北宋时期是比较有名的,我们看《包青天》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人找包青天鸣冤的时候,有的击鼓,有的拦轿递诉状。在最近热播的《梦华录》里也有递诉状的画面。

如果诉状被接了,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被受理了,那这个官司才算真正的开始打了;如果诉状被退,没有被受理,则无法进行下一步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