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告律师告原告之爱动感情的乡村法官 [复制链接]

1#

老张是一名普通的镇法院法官,老张常对乡里的人说,在法庭上,我代表的是法律,你们得叫我张法官,在外面,我也是农民的儿子,你们叫我老张。

这一天,老张骑着自己的二八杠自行车来到镇法院,远远看到自己的徒弟小王正在跟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交谈。待年轻人走后,老张问小王说:“这人干嘛的?”小王说,“这是冯昆仑律师”。老张一听,乐了,说:“我们这的人现在打官司都知道从外面请律师了,不错,说明咱们这普法活动做得好”。小王没好气的回了句“人家是律师不假,但是却是我们的诉讼当事人,人家把我们这的人给告了。”

原来,本镇大王庄的村民王宝顺到广东工地上打工,半年前在工地上摔断了腿,王宝顺的姐姐叫王百凤,是一个农村妇女,听闻弟弟王宝顺医院,医院告知需要巨额医药费。王百凤多次找到施工方,却被施工方一再推诿,没有拿到一分钱,王百凤找了很多律师却没有人愿意为没钱的她们打官司,直到找到了冯昆仑。本来冯昆仑也不愿意接王宝顺的案子,他直言,他打官司很贵,并且告诉王百凤可以去申请法律援助,无知的王百凤却说,那免费的肯定不会尽力,自己不相信。

在王百凤的百般纠缠下冯昆仑接下了王宝顺的案子,考虑到这个案子周期长,取证难度大,王百凤现在又没钱,故签订了一个合同,如果案子最终胜利,将给付冯昆仑元律师费。最终,在冯昆仑的走访调查,多番努力下,最终法院判决被告赔偿王宝顺元。

本来事情到这应该就结束了,但是,王百凤却在获得赔偿款之后带着王宝顺回到了大王庄老家,并没有给付冯昆仑元作为律师费,这才有了上面发生的一幕。

在那个年代,落后的乡村中,很多农民工进城打工受伤的不在少数,很多人因为不懂法,也没有律师愿意帮助,很多施工方相互推诿,常常是不了了之。所以王宝顺的案子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在说王宝顺遇到了好人。

老张是个乡村法官,他了解村民的生活,他也知道王宝顺摔断腿的事,知道王宝顺家的难处,于是老张又动了感情,他私下去找了冯昆仑,希望劝说冯昆仑能够同意调解,但冯昆仑态度坚决,他认为本案事情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直接开庭判决就可以了。

吃了闭门羹的老张无奈带着徒弟小王拿着法院的传票赶往王宝顺家,却看到王宝顺口吐白沫的躺在地上,老医院,因为送来的及时,王宝顺没什么大碍。

闻讯赶来的王百凤对着王宝顺一通臭骂,也就老张表示了感谢。原来,今天早上王百凤跟丈夫福贵闹矛盾,福贵说了一些重话,宝顺听到了,觉得自己一辈子已经废了,不想成为姐姐的负担,所以想喝农药一死了之。

老张询问百凤宝顺的情况,百凤说,医院的时候医药费就付了七八万,后续还需要治疗,但是医生说宝顺的腿很可能好不了,很大程度后半生只能做轮椅,宝顺也是因为这样才想不开。

老张听了又同情心泛滥起来,他觉得现在的场合不适合把传票交给宝顺一家,不顾小王的多次暗示,拉着小王走了,他决定让村支书代为转交传票。

转眼马上就到开庭的日子,王宝顺一家却没有任何应诉的意思,一打电话村支书却说他没有把传票交给宝顺一家,他们都认为宝顺一家已经很惨了,冯昆仑张口律师费就是元,太黑心,都叫嚣着不让冯昆仑拿走一分钱。

老张很无奈,这些年,虽然自己经常往村里进行普法知识宣传,但对于这落后的偏远山区,大多数人法律意识依然淡薄。不得已老张再次来到宝顺家中,说明情况后,百凤说“我不是不愿意给,要是宝顺的腿能好过来,我全部他也行,可是宝顺的腿废了,三十一万医疗费花了七八万,后面还需要治疗,宝顺以后就只能靠这笔钱生活,一分钱掰成两半都不一定够用,如果现在再一下子拿走三万,就只有十几万,那宝顺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所以我是绝对不会拿这三万块钱的。”老张好说歹说也没有效果,百凤也不愿意到法庭应诉,最终老张决定将庭审放在宝顺家里进行。

第二天,是庭审的日子,庭审正常进行,通过法庭调查,法庭答辩之后,老张无奈苦笑,他知道,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如果就这么判的话宝顺一家必输无疑。老张一方面同情宝顺,一方面也在思考,宝顺一家和村民的态度都很坚决,判了冯昆仑真的能从这里拿走块钱吗?难不成还要强制执行?

老张想到这,对陪审员说道,今天一定不能判,必须说服双方进行调解,最后在老张和同事的努力下,决定延期开庭,再次进行调解。老张找到冯昆仑,他希望冯昆仑能减少宝顺一部分代理费,他说,律师虽然是靠赚律师费为生,但是同情心和正义感也是立身之本,宝顺他们不付律师费就跑是他们不对,但是他们也是有苦衷不是,宝顺以后可能一辈子就要在床上躺着,就指望着这笔钱生活,你一下就拿走三万,确实太多了点。冯昆仑不理解,他认为自己和宝顺协议上写得清清楚楚,这三万块钱是自己应得的,而且如果当时自己不帮他们打官司,那他们一分都没有,岂不是更惨。他指责老张你是法官,不站在尊重法律的一方,却站在违反法律的一方,把法律的尊严置于何地?王宝顺刚从广东回来,钱不可能用完,他是有执行能力却拒不执行,现在就应该强制执行。老张也火了,没好气的说,好,让一个瘫痪病人去蹲监狱,最后二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不欢而散。

老张想了一夜未睡,第二天,他在村支书的陪同下来到宝顺家。百凤说,她只愿意拿出正常的律师费用,外加元的红包给冯昆仑,绝不答应给元,她说她当时是什么办法也没有才不得不答应冯昆仑签下元的协议,是被胁迫的,老张苦笑。于是老张对百凤说道“案子按照现在的情况你们失败的概率太高了,要不你们去找个律师帮你们打官司”,百凤和村支书一听,这个办法可行,于是两人就出发到城里找律师。

但这一切都在老张的预料之中,老张知道,虽然律师们都同情宝顺家的遭遇,但是对于他们这种签了律师协议,事后反悔的案子没有任何一个律师会愿意接,更何况是明摆着必输的官司。老张就是想让村支书和百凤明白她们现在的处境,才能让她们安下心来进行沟通调解。

吃过晚饭,老张到街上溜达,突然看到冯昆仑一人在喝酒,老张拿了一瓶酒走了过去,他想跟冯昆仑敞开心扉聊一聊,看看能不能说服他。但是结果却是老张被说服了,冯昆仑是这样说的:“我也是人,我也要生活,我一年打十多个这样的官司,胜诉的能有六七个就不错了,我知道,他们全村人都巴不得我一分钱都拿不到,但是你知道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吗?每年有多少农民工兄弟进城打工,发生工伤的不在少数,这些人又有多少一分钱赔偿都得不到,这除了法制不健全以外,更大的原因是没有几个律师愿意为农民工打官司,如果再多几个宝顺姐弟的事情,我相信,总有一天,没有一个律师再愿意为农民工出头,那么他们的合法权益谁来保护?

是的,老张被说服了,不是为了冯昆仑,而是为了千千万万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兄弟。老张再次来到宝顺家,宝顺家却已人去楼空,老张找到村支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说服了村支书,村支书答应带老张找到宝顺,并承诺村里会给予宝顺一些照顾。

村支书带着老张来到宝顺二叔家,百凤的态度很坚决,宝顺二婶更是说道,你们敢把宝顺的钱拿走给那个城里人,俺就把宝顺送到你们镇法院去,你们给养着。旁边的小王实在忍不住,岔了一句,大娘,不是这个理,宝顺跟人家是签过合同的,咱们再穷,也不能赖账啊!

宝顺二婶更生气了,“现在想起跟俺们讲合同了,俺们受欺负的时候怎么没人跟俺们讲合同,该赔给俺们的钱,咋没人赔呢?”俺们老头子十年前进城在工地搬砖,一根柱子砸下来,在工地躺了十多天没人管,最后还是俺把老头子拉回来,从此就落下了残疾。

小王问“你们为什么不请律师打官司呢?”

没钱阿,有人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律师,张口就要块,那时候要是有块,腿也不至于残了。

老张说道:“叔,你遇到的事,你侄子现在又遇到了,难不成让咋农民工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重复吗?”

宝顺二叔说“宝顺比我强,起码把钱要回来了”。

老张说道:那你知道是怎么要回来的吗?人家为什么赔宝顺三十多万,那是人家律师辩回来的,不管人家冯律师什么目的,但是人家确实在宝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帮了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他却拿了钱就跑,你让人家怎么看我们?”

这时,村支书也表态道,村里也进行过讨论,以后宝顺的事情,村里会尽可能的帮助。

最终,在老张等人的努力下,宝顺两姐弟终于同意将律师费付给冯昆仑,而冯昆仑也被老张所做的一切感动,少收了一部分律师费。

今天是冯昆仑离开的日子,老张送他离开,冯昆仑对老张说“我见过很多优秀的法官,我也一直以为,一名优秀的法官,是不应该动“感情”的,但是你这个爱动“”感情”的法官却更值得我尊敬,你是一名优秀的法官,我对我以前对你的误会向你道歉。

老张哈哈一笑,骑着二八杠缓缓远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