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城市晚报常务副总编辑柳五撰写我们的讲书堂 [复制链接]

1#

城市晚报常务副总编辑柳五

年9月17日,在吉林人民出版社三楼会议室,吉林大学张龙革教授以《谋大局者》为题,对明代大儒王阳明及其心学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述,这是全民阅读讲书堂的开篇。算上龙革教授本人,当天一共出席了22人,这22人来自各行各业,出于共同的阅读爱好,聚在一起,构成了讲书活动最初的骨干力量。同时,一带二、二带三,渐渐地,参与讲书堂的人越来越多,讲书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年11月12日,讲书堂被原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纳入年吉林省全民阅读重点推广项目,名称也改为“书香吉林讲书堂”。

缘起

回过头来看,讲书活动的前身,应该是近年来风生水起的读书会。

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组织了多场高质量的读书活动,通过活动,推广优秀的作品、作者。为了更好的指导阅读,还成立了吉林省全民阅读研究中心,一些志同道合的阅读爱好者因此聚集在一起,在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会长赵家治、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云良等的组织下,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但是随着各种读书会的兴起,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组织的阅读活动与其他的读书会越来越同质化,而且存在着活动规模小,零散分散、参与人群狭窄等问题,制约了读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讲书堂的动议提出之后,所有人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在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副会长赵云良的看来,讲书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一个人读一本书易,讲一本书难,讲好一本书更难。正是这个难度,提高了阅读的质量,成为了坚实的向上台阶。同时,讲书是个人成长与服务社会完美融合的全民阅读活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讲书是一种结交真朋友,甚至是得遇知己的好方式,并在此过程中,服务于社会,获得社会的认同后又提高了自信,生成更多的精神能量,如此循环往复,心灵世界变得更加瑰丽。

为了推动讲书堂尽快成立成型,赵云良、张铭、赵春城、张龙革、许丽、张冬颖、柳五、田野等讲书堂最初的创始人员,反复开会讨论,积极联络各方,最终在吉林人民出版社提供讲书场所的支持下,促成了讲书活动的开展。

初心

讲书是个新鲜事物,最初的几个发起人,除了张龙革教授一直活跃在大学讲坛上,有丰富的讲学经验外,其他人都缺少类似经历,讲什么书,如何讲,大家心里都没谱。在这种情况下,龙革教授就担起了“打样”“树标杆”的重任。

选择从王阳明开篇,也是深思熟路的结果,在讲书过程中,龙革教授反复强调王阳明立志成为圣人的初心,以及通过“知行合一”达到“致良知”的目的,由此引申出讲书堂的初心是什么?通过讲书堂,我们能够获得什么?

最后,龙革教授强调,“书香吉林讲书堂最大的魅力是知行合一,是在成长自我的同时服务于社会进步,个人好与社会好完美融合。”

上述意见在此后的讲书活动中不断地得到强化,赵云良提出,“书香吉林讲书堂”让全民阅读推广人与全民阅读志愿者成为一体;“书香吉林讲书堂”让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和志愿工作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还有人生的收获;“书香吉林讲书堂”让全民阅读活动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态化,生活化;“书香吉林讲书堂”让全民阅读不是工作要求,而是主动作为;“书香吉林讲书堂”不求规模和轰动,但在连锁中步步为营,连出一片书香的天空;“书香吉林讲书堂”通过讲优秀人物传记和古今中外文化经典,让最优秀的文明通过讲书人的转化走进百姓生活……讲书堂的宗旨,通过研读古今中外文化经典:“以赤子之心和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拥抱世界优秀文明,努力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每名成员的精神殿堂。”,进而提出讲书堂的追求:“喜欢、从容、饱满、高尚”——被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韩戾*撰写成书法作品,挂到了讲书堂的墙上。

讲书堂理事长张铭更是在每次主持讲书活动的开场都要提及对讲书堂的定位:“古有讲武堂,今有讲书堂。古有讲武堂,是因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有志之士,起而担当。今有讲书堂,是因为国家求富,民族求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渴望书香。”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成员参与和加入讲书堂的方式:

每名成员围绕古今中外经典好书,制作讲书课件、讲稿,在"书香吉林讲书堂"开讲;第一套讲座以传记为主,以经典传记为核心,围绕中心人物,以灵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鲜活的思想,美好的情感,传播人类文化精华。第二套讲文学艺术经典,第三套讲哲学历史经济学经典;进入到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开展讲书活动,服务于社会;反复锤炼讲稿,荟萃成书,进一步传播,扩大讲书堂影响力;讲书堂不收取费用,入会的条件是要奉献至少一场讲座。

传记

从司马迁、苏轼、王阳明、左宗棠、鲁迅、杨绛……到苏霍姆林斯基、拿破仑、甘地、梭罗、尼克?胡哲……百余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在不同学校、机关单位社区的讲书堂传播,而讲书的初始策源地,就是位于人民大街与繁荣路交汇的吉林人民出版社3楼会议室,每个周日的上午9点,来自城区各个方向的20多人准时到位,讲书的题目早在两天前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