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岛晚报拜师学采编校园记者ld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50130.html

青岛晚报5月18日电(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卢刚校园记者刘岩于溪霖*小雪袁泉葛畅曹子昱方雯张瑞芊王澍左雨馨焦亚鹏刘泽林孙景灿姜孝融辛沛颀邹小佳徐继邦薄伟)

“在这样美好的课堂上,我们体会到一种别具一格的工匠精神,感受到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内心有力量的人……”海风轻抚的初夏傍晚,在岛城文化地标良友书坊塔楼,青青岛校园编辑部在最美时光里正式成立,来自青岛17中的晚报校园记者和优秀学生代表成为首批校园编辑部成员,参与首轮新闻公开课主题活动,以清亮的头脑和青春的姿势完成了一次无与伦比的成长变形记。

独家共享以青春的方式打开最美课堂夜色渐浓,华灯初上,刚刚结束期中测试的少年们,轻快地徜徉在塔楼这一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艺术空间,在咖啡、书香和鲜花的簇拥下寻访一座百年建筑的前世今生。百年塔楼里聆听行业精英的职场转型记,编辑部里探秘权威专业的采编全过程……青青岛校园编辑部的活动不仅充满创意和惊喜,内容更是高端丰盛。在这编辑部第一课上,良友书坊副总经理、运营总监冷艳分享了新闻的理想追求和职场转型记。现场,她分享了担任报纸资深编辑时的从业经历,以及参与打造文化空间的心路转折。“你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吗?”有校园记者现场提问。“我的真实感受是,工作着快乐着。很感慨当年写过的各种内容、平面的文字,如今都变成了立体的文化综合体。”冷艳告诉少年们,快乐和幸福感是自己始终努力的源泉。

“见到兰姐姐时,我还是如当初小学时那般激动!”听说青青岛校园编辑部的第一课由兰姐姐主讲,如今已成为高一学生的晚报校园记者袁泉既期待又兴奋。在这百年塔楼倾听兰姐姐的新闻成长课。作为通过报纸陪伴同学们从小到大的成长代言人,兰姐姐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开办校报的独家经历。作为青岛17中的老校友,她回顾了当年教书育人的二三趣事。作为资深教育主编和晚报小记者团负责人,她讲述了新闻采编的生动案例,为少年们归结出别样的工匠精神和价值担当。“亲爱的兰姐姐以一位专业记者、编辑的身份,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给我们讲述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比认真还较真、刨根问底、活在当下、以一当十……这些从新闻实践中炼出的金句让人印象深刻,生动描述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精神面孔。”校园编辑部成员、高一8班王澍在来稿中写道。讲座后半程,兰姐姐支招同学们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校园记者,鼓励大家“做忠实的记录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喜欢的人”,寄语少年们“读书阅人看天下”。

校园编辑部

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结束了一段倍感激励的“职场变形记”,少年们走进了青岛晚报编辑部,在记者的带领下了解各新闻部门分工和具体职业要求。同学们安静地聚拢到正在忙碌的编辑和美编身边,了解并熟悉报纸采编的详细流程。“看着编辑们行云流水的操作,和手边铺开的报样,我们心里的敬意不时涌起,深深感受到一份工匠精神。”参观过程打动了少年们,更让他们收获了满额的心灵能量。同样,不少校园记者也表达了自己真切的感受:曹子昱(高一4班):这场城市中的微旅行精彩纷呈,这次新闻公开课含金量十足,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场旅行,我们每一天都在不断地学习。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于溪霖(高二2班):从与兰姐姐的对话中,我真正理解了“脚踏实地”这个成语的含义,就像她告诉我们的那句话一样——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比认真还要较真!*小雪(高二5班):为自己所爱,再累都值。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这大概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吧!这场校园编辑部的成长盛宴也让其透彻地理解了什么是“工匠精神”。葛畅(高二8班):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总能找到相同的构成,就好像这个世界上所有优秀的人,总有相同的闪光点。人生苦短,青春转瞬即逝。不如趁当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用一辈子去成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据了解,随着青青岛校园编辑部的正式成立,更多学校将定期参与到校园编辑部的独家策划活动中,以青春的姿势打开最美的成长课堂。活动尾声,青岛17中校园记者站指导老师车巾,向兰姐姐颁发了17中学生记者报荣誉主编聘书,并赠送了该校学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