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588.html南昌晚报聚焦昌东镇
“婚丧喜庆,不讲排场,勤俭持家,自立自强。”这是南昌市高新区昌东镇东南端山湖村村规民约中的一句话。近年来,山湖村全村辖3个自然村以*建促村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入户听取群众意见等形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围绕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方面积极培育优良家风、培育新型农民、培育新乡贤文化、弘扬文明新风,带动越来越多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山湖人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三风拂满山湖村。
孝老敬老
成立敬老助学慈善基金会
山湖村村域面积.6亩,共户人。在村*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下,山湖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三风”建设的灵*,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注重核心价值观氛围营造,精心打造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在持续推进三风建设向好发展的态势下,村民文明意识得到了提升。
年12月22日,山湖村村干部胡五座不幸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胡五座毕生奋斗在农村基层,一生厉行节约,平时发现村民办理红白喜事相互攀比、铺张浪费,极力反对,由于年事已高,他生前便叮嘱子女料理其后事时,要带头摒弃陋习,必须移风易俗、新事新办。于是胡五座次子胡伟云主动找到山湖村村两委及多方沟通,决定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山湖立新发展基金会,胡伟云将原本用于办丧20万元全部捐赠给基金会,用于破除陋习,树立新风及公益慈善事业。自此,山湖村吹响了移风易俗捐资敬老助学的集结号,山湖立新发展基金会成为推进殡葬改革,推行移风易俗,倡导厉行节约的主战场。
形成简办成风新风尚
“我的母亲今年过世了,去世时已经岁高龄,按照过去村里的习俗办丧事要摆宴席送毛巾等,考虑到移风易俗的简办要求,家人商量后决定为母亲简单举办追悼会,把节省下来的礼俗开支捐给基金会做公益。”村民胡海云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把节省下来的3万元捐赠给了基金会,这既是响应移风易俗改革*策,也是缅怀亲人的最好方式。
“按照村里的旧习俗,办丧事要燃放鞭炮、摆宴席、发毛巾礼品等,为了撑排场,许多家庭一场红白喜事下来,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不得不背负债务,有苦难言。”山湖村*委书记、村主任胡国根告诉记者,现在山湖村村民简办丧事捐资公益已蔚然成风,在基金会成立的契机下,山湖村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全力破除大操大办、炫富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宣传引导,潜移默化地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在全村逐渐形成简办成风、捐资为荣的新风正气。
奖励优秀学生
每年发放红色基金15万余元
成立基金所带来的新风气,正在辐射影响着村里的人和周边环境。“我大儿子今年参加了高考,理科分高出一本线6分,已经报了志愿在等待录取结果。”村民胡继浩告诉记者,当得知这一消息后,村书记还特意去他家里告知山湖立新发展基金会针对学生助学的相关奖励*策,让他们取得录取通知书后去基金会交材料。“我觉得这对孩子是种鼓励,对我们大人也是一种鞭策。”胡继浩表示,希望孩子能够好好读书回馈社会,自己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这种光荣传统延续下去。
如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捐助公益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勤俭朴素的乡风民风在山湖村逐步形成。“基金会成立以后,管理人员暂由村支部、村委会、村小学、宗亲理事会、村关工委小组各抽调一名成员和捐资人共同组成,支部书记任基金会主任,其他人员任委员。”胡国根告诉记者,基金会专门用于敬老、助学,每年还会给山湖小学考试前三名、获得三好学生的学生买礼品,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山湖立新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先后接受社会赞助资金近百万元,每年发放红色基金15万余元。下一步,我们还考虑帮助贫困群体、因病因灾困难群体。”胡国根表示,对于根深蒂固的“老观念”,山湖村进行红白喜事“大瘦身”,以“厚养薄葬”,将身后事简办简行,迈出移风易俗的文明新台阶。
来源/南昌晚报·爱南昌客户端记者*琛琛周西月文/图编发/吴婷审核/姜琴公益广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