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8月14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均为扬州市报告,其中来自集中隔离点17例、居家隔离1例),3例为轻型,15例为普通型。
7月20日至今,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南京市例,淮安市12例,扬州市例,宿迁市3例)。
8月14日0-24时,扬州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例(其中轻型3例,普通型15例);从来源看,集中隔离点17人,居家隔离1人。
截至目前,扬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出院4例。
经南京市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同意,自年8月15日起,江宁区禄口街道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截至目前,南京市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有4个中风险地区,分别是:
江宁区禄口街道;
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新风苑;
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围合区域(东至集贤路,南至长干街,西至康庄路,北至齐尚街);
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村钱家自然村。
以下是南京大学*宜华教授对8月13号疫情数据分析文章:
1.南京8月13号的数据,新增第3次清零,继续保持在基本结束状态,南京外部疫情已经得到完全控制。南京后期的工作重点,需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尤其一些地区中断的交通应尽快恢复,在疫情已经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应及时调整措施并减少对民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避免不必要的过度防控而造成社会生产活动停滞。
2.扬州13号新增18例,继续印证我们对扬州疫情已进入拐头下降趋势的判断。继续维持前期的判断:扬州疫情外部疫情将于8月20-23号基本结束。前期对扬州最终疫情规模估算略高,为此稍做点调整,调降为-左右。扬州人民再坚持6-9天,即将迎来抗疫的胜利!
3.近期国内对于是坚持病*零容忍、还是准备与病*共存的话题上,出现很大争议。本质上,这涉及到如何寻找更为有效的病*对治方法和疫情防控措施的问题,为此报告后半部将探讨这个话题,并讨论当前疫情防控流调面临的诸多痛点和堵点问题,最后介绍研究院研发的电子化防疫通行扫码登记与流调分析服务平台。
疫情数据分析预测
1.南京疫情数据分析
南京8月13号的数据,新增第3次清零,继续保持在基本结束状态,南京外部疫情已经得到完全控制。
在南京总体疫情已得到控制并基本稳定后,除继续做好外省市输入疫情倒流防范、防止内部疫情反弹以外,建议南京后期的防疫工作重点,在做好必须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需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尤其一些地区中断的交通应尽快恢复,在疫情已经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应及时调整措施并减少对民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避免不必要的过度防控而造成社会生产活动停滞,造成疫后社会经济领域的次生灾害。
图1.南京疫情新增与累计病例统计与发展趋势预测
2.扬州疫情数据分析图2.扬州疫情新增与累计病例统计与发展趋势预测
扬州疫情13号新增18例,累计病例例。8月10号扬州第二波疫情大幅反弹,超出了我们前期的预期,也一度再次引起扬州不少民众的恐慌,大家害怕疫情失控,继续上升。
为此,我们在8月10号的分析预测中提出,扬州疫情将大概率形成双峰形态的疫情高峰,不会再继续升高,反弹不会超过第一个高峰,而是很快会拐头下降。
11号以来,近3天的连续下降,印证了我们的判断:扬州疫情二次反弹,仅仅延长了高峰持续时间,将疫情结束时间推迟4-5天,但不影响疫情的总体可控形态。后期,虽然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局部小幅反弹,但不影响整体疫情走势,我们继续维持之前的判断:扬州外部疫情将于8月20-23号基本结束(新增零星个数或清零)。
第二波疫情大幅反弹后,我们预测扬州疫情规模将升高到-人左右。但今天经过对疫情走势的再次分析,前期对疫情规模估算偏高,因此,今天稍作一点调整,调降为-人左右规模。
再坚持6-9天,扬州人民必将取得最终的抗疫胜利!胜利在望,扬州民众不必过于焦虑和恐慌。
3.江苏疫情数据分析
图3.江苏疫情数据统计
8月13日,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均为扬州市报告病例。
7月20日至今,江苏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扬州市例,南京市例,淮安市12例,宿迁市3例)。累计出院本土确诊病例49例。
目前,医院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例,其中本土确诊病例例(轻型例、普通型例、重型26例、危重型16例)。
江苏疫情发展趋势上,随着扬州疫情的下降,江苏疫情也出现明显下降和好转,江苏疫情已进入拐点下降通道,并很快得到基本控制。
4.全国疫情数据分析图4.全国各省本土累计病例统计
8月13号,本土病例30例(江苏18例,河南4例,湖北4例,湖南3例,云南1例)。
7月20号以来全国累计本土累计确诊病例例,江苏例,占64.5%,外省市占35.5%。
全国疫情发展趋势上,随着江苏疫情的变化,出现连续三天的下降,进入显著下降走势,后期将进一步下降,并很快得到基本控制。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彻底消除南京和扬州等地疫情,并期待其他省市发生的疫情,通过严格排查和防控,也尽快得到控制和消除。
疫情防控理念与措施探讨
近期国内对于是坚持病*零容忍、还是准备与病*共存的话题上,网络上出现很大争议。本质上,这涉及到如何寻找更为有效的病*对治方法和疫情防控措施的问题。
上海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29号南京疫情之后发文提出“与病*共存”的观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共存”,“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我们在29号发布的第一期南京疫情分析报告(南京疫情数据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中,第一时间引用了他的上述观点。
而反对者认为,中国不可能考虑并允许与病*共存,必须与病*死战到底,否则,会像西方国家那样,疫情泛滥,死伤危害巨大。
在张文宏受到舆论争议后,近期一些权威生物医学专家出面支持张文宏。中国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