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文图/记者梁淑芳)5月6日,在新医大一附院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内,六岁的小木(化名)正在妈妈怀里看故事书。
“呼吸顺畅,只有轻微咳嗽,可以出院了。”听到医生的话,小木手舞足蹈。
1天前,6岁小木玩耍时不小心吞入了一根约2.5cm长螺丝钉,当时剧烈呛咳伴有呼吸困难,家属紧急带孩子就诊于该院急诊,急诊医生立即完善肺部影像学,明确诊断“右主支气管内异物、肺气肿”后紧急收住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
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小儿胸外科联合会诊,决定行电子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
因螺丝钉为尖锐金属异物,极易损伤气道粘膜,甚或引发气管穿孔,取出风险大。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建议首先给予气管插管,再设法将异物尖锐端拉入气管插管内取出,最大程度避免气管粘膜及声带损伤。
确定抢救方案后,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迅速组织了救治团队,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负责支气管镜操作,其他人员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异物钳和异物网篮操作、有的负责中深度镇静,还有的负责气道及呼吸机操作。
只见,电子支气管镜经气管插管顺利进入,镜下探查见右主支气管开口处约2.5cm长螺丝钉钉尖朝上、钉头堵塞气道。异物钳进入,一次性成功夹住螺丝钉钉尖部位,并将其小心翼翼的退入气管插管内,随即气管插管、支气管镜、异物钳三方同步缓慢退出气道,关键环节所有工作人员屏住呼吸,生怕异物中途掉落,嵌顿至其他分支造成气道损伤或窒息。
当螺丝钉退出气管插管立即给予呼吸气囊辅助通气,所有医护人员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全程不到5分钟。
“气道异物非常可怕,非常危险,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提醒家长,孩子若出现气管异物吸入,家长一定要及时送医,切莫采取一些错误的方法,例如:强塞食物如面包、水果,喝水等,企图通过食物与水来将异物带入胃中;或用手抠孩子的喉咙,想要通过催吐的方式带出异物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或抓住孩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