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些骄人数字展现山西发展无限活力山西新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广州哪家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5463631151829105&wfr=spider&for=pc

1月20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太原隆重开幕。山西省人民*府省长林武作*府工作报告。报告用翔实的数字、扎实的举措,总结了我省“十三五”取得的成绩和年的工作成果。同时提出“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年工作安排。

●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件、*协提案件

●各类市场主体、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分别达到.5万户、户

●至年,经济增速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以上

●累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9个,国家卫生县城(乡镇)77个

●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公里

●5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V类

●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1.9%

●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创建个省级改善人居环境示范村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万亿元,年均增长5.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

●粮食产量达到.4亿公斤,创历史新高

●13支医疗队、名优秀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36天时间基本消除本土新发病例,52天时间本土病例清零

●全省GDP增长3.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和7.6%

●全年新开工项目个,计划总投资1.24万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5.9%

“十三五”取得的成绩

(一)经济增长实现趋稳向好

有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压减焦化、钢铁等落后过剩产能。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全省经济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走出困境,年上半年追平全国增速、迈入合理区间,至年,经济增速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以上。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万亿元,年均增长5.5%。

(二)新动能加快成长

全力打造转型综改示范区,开发区数量由26个增至88个,工业类开发区规划面积占全省面积1.85%,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35%。

创造性实施“”“”“”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5个和31个,院士工作站达到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年增长3.5倍。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

新一代半导体、手撕钢、高端碳纤维、高铁轮轴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突破,信创、大数据、半导体等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各类市场主体、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分别达到.5万户、户。

(三)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电力体制改革领跑全国,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进入全国前列。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和厂办大集体改革基本完成。

成功举办中联部专题宣介会和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动,依托进博会、太原论坛等平台宣传山西。

新增19对国际友城。

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开通大同、运城等航空口岸,太原武宿机场吞吐量最高突破万人次,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运营。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5%。

(四)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精准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污染防治: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1.9%,PM2.5平均浓度降到44微克/立方米。

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5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V类,三晋母亲河实现“一泓清水入*河”。

完成营造林万亩。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推进城商行、农信社等改制化险,有效化解联盛等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五)推动城乡融合,三晋面貌焕然一新

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累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9个,国家卫生县城(乡镇)77个。

创建个省级改善人居环境示范村。

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公里,完成“四好农村路”7.48万公里。

大西高铁全线贯通,大张客专、郑太高铁开通运行。

太原地铁2号线通车、1号线开建。

(六)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元和元。

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成功举办。

加快报业、广电、文艺院团等领域改革,一批优秀剧目获得国家级大奖。

青铜博物馆、晋商博物馆等建成开馆。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

深入开展“三零”单位创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五年下降70.9%。

(七)*府效能不断提升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府系统*风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件、*协提案件。

省市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在市县和开发区全面推开“一枚印章管审批”。

动态调整省级*府部门权责清单。

率先开展全省域营商环境评价。

全省一体化在线*务服务平台实现五级全覆盖,省级90%、市县80%以上行*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督办功能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府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

山西晚报记者李飞飞张梦莹

年工作成绩

(一)以非常之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用36天时间基本消除本土新发病例,用52天时间本土病例清零,实现“双零”目标。

13支医疗队、名优秀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全力做好国际航班经停太原入境防控工作。

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加大减税降费、信贷支持、租金减免等支持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二)以战略之举推动创新生态建设和“六新”突破

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出台加快构建创新生态指导意见。

制定实施人才新*12条,全面启动引进人才战略行动,年度引进博士

首次破千。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0.3元/千瓦时电价。

长城“智能云”工厂等建成投产,凯赛生物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国首个5G煤矿专网建成运行。

数字经济、新装备、新材料等五大领域涌现出国际国内领先的先进产品个。

成功举办晋阳湖·首届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中国(太原)人工智能大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

(三)以持久之功推进转型项目建设

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六项常态化工作机制,瞄准产业链领*企业、头部企业,实施精准招商,强化延链补炼,先后五次集中举行“三个一批”活动,全省上下铆足干劲、排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进行,持续掀起项目建设高潮。

全年新开工项目个,计划总投资1.24万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5.9%。

(四)以果敢之策攻坚改革“深水区”“硬骨头”

大刀阔斧推进省属企业专业化战略重组,省属企业从28家优化调整至19家,形成了能源产业“双航母”格局,重组和组建一批新兴产业旗舰劲旅。

推动太钢集团与中国宝武联合重组。

在全国率先开展国有企业“六定”改革。

大力推进“承诺制+标准地”改革,一般工业项目“拿地即可开工”。

(五)以最严监管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制定“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出台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特别规定和监管专员制度,完善重点行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9.19%、14.15%。

全省GDP增长3.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和7.6%。

粮食产量达.4亿公斤,创历史新高。

山西晚报记者李飞飞张梦莹

(责编:褚嘉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