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争分夺秒乌鲁木齐医疗机构核酸检测昼夜不 [复制链接]

1#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畅彤杨智超通讯员陈金璐/文王畅彤陈岩/图)连日来,来自乌鲁木齐多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咽拭子样本,被严密包装后,由受过生物安全专业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随车押送,按照专人专车专路线,被送达检测点。一场医务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较量的战斗正在进行。

7月28日,记者探访了新疆医院、医院核酸检测点。这里,昼夜灯火通明,医务人员轮班保持检测系统24小时持续运转,确保全天检测不间断。

 “混编队”合作默契

7月28日11时,新疆医院检验科主任李辉刚结束8个小时的工作,脱去厚厚的防护服,背靠更衣柜稍事休息。熬红的双眼、衬衣上清晰可见的白色汗碱,无一不显示着检测一线的辛劳。在这,她已经连续奋战多日。

“医院所有的自动核酸提取仪和荧光定量PCR仪全部调配到核酸检测实验室,再加上重庆援疆医疗队带来的5套检测设备,从硬件方面保证核酸检测的效率。医务人员进行倒班作业,保证实验室24小时都处于工作备班状态,保证24小时无缝衔接,检测机器24小时运转。”李辉说,7月19日,重医院,并在24小时内完成了实验室的升级改造,目前双方合作默契,使检验效率大大提高。

升级改造后的检测点面积余平方米,内部设有试剂配制间、标本制备间、扩增间和高压灭菌室。医护人员正在专注地忙碌着,楼道内小跑穿梭,从样本灭活、核酸提取、上机检测和数据上报的无缝衔接流水线作业环环相扣,严谨有序,检验人员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坚守在离病*最近的地方。

样本到来后,检验人员就要开始准备检测事宜。接下来,他们要集中精神一直工作8个小时左右。检测点分为试剂准备区、样本处理区、核酸扩增检测区等功能各异的区域,有着极高安全防护要求。在试剂准备区,储备并配置核酸检测所需的各种试剂。样本处理区是实验室最危险的区域,检验人员需要穿戴全套的三级防护,在样本处理区工作,这里也是工作量最大的区域。

被送来的咽拭子样本要先经水浴设备进行病*灭活。随后,检验人员把样本放入核酸提取仪器中进行核酸提取。在这里,他们有可能直面新冠病*。核酸提取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加样,是整个操作中生物安全最关键的一步。

提取出来的核酸被转运至扩增检测区。因为个人样本里含有的核酸数量很少,经过与扩增检测试剂混合后,采用PCR仪扩增,可将特异的病*RNA片段复制,更容易被检测到。检验人员通过扩增检测仪呈现的图谱,得出核酸呈阳性或阴性的结果,并记录相关质控数据,进行上报。

从7月19日出发支援新疆,到7月21日改建核酸检测实验室,重庆援疆医疗队领队、重庆医院分子检测中心研究员程伟用“争分夺秒”形容这次援疆之旅。“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任务,一下飞机,队员们就争分夺秒投入到工作中,搬试剂、调设备、对检验科房间进行布局······目前各项工作开展有序,双方合作默契,我们做得越快,群众越安心。”程伟说。

流水线高效作业保证工作质量

“早上的一批标本到了吗?样本放到冰箱里没有?一定要保证温度在2-8度,保证样本的质量······”7月28日上午,医院检验中心,夏志刚在给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仔细交代。

今年55岁的夏医院检测中心的检测技师,主要负责协调检验各个环节工作,包括检验室指导、核酸检测、开会总结、筹备防护设备等工作。夏志刚介绍,虽然从事分子生物检测工作已经20年了,但是这次是他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不仅工作量大,压力也大。“全民核酸普查中不能漏检,也不能漏报,一个都不能落下。必须保证质量,所以从采样、运输、接收到送往检验室,每一个环节都要确保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核酸检测样本运送到检测室后,我们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流程。从加样到提取,再到上模板,配制试剂,扩增试剂,到最后分析结果。我们都是按照流水线操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的速度,也能保证检测的质量。”夏志刚说。

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任王昌敏说:“四川核酸检测医疗队带来了5套核酸检测仪器。我们与四川核酸检测医疗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采用三班倒工作制,做到仪器24小时运转。现在,我们两家团队高效衔接、相互配合,争分夺秒跑出核酸检测加速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