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就是这样教的,我孩子没写错,是你教错了!”
年的一天,河南某作文辅导班的老师彭帮怀接到一通投诉电话。
不久前,他发现一个学生写作文时,把冒号和前引号写在了同一个格子里。他指出这样写不规范,没想到家长打电话来理论,并要求他退还元学费。
彭帮怀很生气,学生按教材学,自己也是照教材教,家长凭啥质疑他?
恼怒之余,他猛然意识到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曾有个学生写省略号,前四点占一格,后两点占一格,彭帮怀指了出来,家长也说孩子是学着课本写的。
想到这儿,彭帮怀立即找来教材对比,果然与自己手上的多有出入。
同一个标点在不同版本教科书上竟然有不同的写法?这样的话,孩子们应当按照哪个版本学习才对?
彭帮怀陷入沉思,随后做出大胆决定:告出版社!
胜诉也要继续告
年,一位民办教师把“六十年老店”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理由是他在该社的一册语文课本中,找出了7个错误,包括标点错用、常用字印错、语法混乱和语义前后矛盾等,严重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他希望能强制人教社改正。
就在吃瓜群众纷纷议论,表示此人以卵击石的时候,这位老师终于胜诉了。
他就是彭帮怀。
庭审后,人教社迫于舆论压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