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suqitech.com/news/show-209062.html媒体看复兴大美复兴
邯郸日报
4月9日,邯郸日报客户端刊登邯郸复兴区:王亮:身残志坚的“抗疫战士”
“我主要负责运送防疫物资,因为我跑得快!”邯郸市复兴区六一社区志愿者王亮笑着说道。
疫情以来,王亮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力,在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总能看到他“特殊的身影”。而在这次的主城区封控全员核酸检测期间,他更是忙到一刻不曾停歇。4月8日上午,王亮往返于社区办公室和辖区内各个小区的核酸采集点,为采集点运送棉签、封条等防疫物资。而就是这位声称自己“跑”得快的志愿者,却是一位下肢失去行动能力的残疾人。
王亮在家时是坐在轮椅上活动,但参加志愿服务时轮椅显然不方便了,他就骑着自己的专属小电车来回跑。“我的小电车肯定比大家走路快,社区书记一安排,我加上电就走了。”王亮再一次爽朗地笑了。
据他介绍,4月7日下午开始,他就投入核酸检测准备工作,配备物资、拉隔离带、贴封条等一系列工作,王亮都能参与。“因为身体原因,有些工作我确实不能独立完成,但总能有我能帮上忙的,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力量。”王亮坚定地说。
4月8日凌晨一点多王亮才将工作做完回到家中,仅仅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后,他便起床来到社区,开始为核酸采集工作做准备。居民采集核酸期间,王亮不是在用小喇叭广播维持秩序,就是往缺少物资的采集点送东西。
一上午下来,在小区门前值守的民警对王亮说,“我看你这一上午光往这个小区就跑了十几趟了,行动方便的人都吃不消,为你点赞!”。听到这些真诚的赞许与肯定,就是王亮最大的动力。
其实,对于身体不便的他来说,久坐在小电车上是非常不舒服的,有时候他的腰疼痛难忍,可依然坚持工作。记者还注意到,在他的车把上总是挂着一个小包,好似成了他的“标配”。“我把随身物品和日常所需放在包里,因为经常要在外面跑,这样就不会耽误事儿了。”王亮如是说。
8日晚上,王亮又在社区工作到很晚,帮助社区制作相关通知,而后又骑着他的小车,将通知逐一张贴在各个楼门口。虽然社区里很多地方都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可还是会遇到台阶。“我自己也能搬车,就是麻烦一点,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能为大家做事情,我心里就觉得高兴。”做志愿者让王亮的内心倍感充实。
夜色下,王亮骑着小车开往下一个小区,他的勇敢与坚定点亮了疫情带来的“黑夜”,我们终将迎来光明!
邯郸晚报
4月9日,邯郸晚报客户端刊登邯郸复兴区:流调,24小时不停
“请问您4月日乘坐高铁的车次是什么?”“和您一起同行的还有其他人吗?”“您想想,最近几天还去过哪些地方?”“您现在所在什么位置?”自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始以来,复兴区户村镇防疫办的王艳玮同志,每天的日常工作就变成了24小时不停歇地拨打电话,一次次地重复拨号、通话,了解记录每一名相关人员的活动轨迹,她的工作状态也从日常的“全年无休”变成了“全天无休”。
摸排工作可不能过夜,当天的任务完不成,我也根本睡不着,王艳玮对记者说,大数据推送的重点人员信息,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接收信息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到相关人员,这是我们的工作要求。做好流调工作,精确地掌握相关人员信息,可以最大程度切断传播传染的途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近段时间以来,工作强度确实很大,每天工作到凌晨都是平常事,因为需要24小时在单位值守,王艳玮已经连续一周的时间没有回家了,偏偏这段时间又赶上婆婆生病住院,爱人医院照顾,孩子年龄小没人照看,她就把姐姐喊来帮忙。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上传下达做好组织协调,她就像一个陀螺一样忙得根本停不下来,因为她深知自己在这场战“疫”中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任何一个马虎、一处疏漏、一丝侥幸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不说了.......这是我的工作职责所在,我们整个团队都是这样。”王艳玮向记者摆摆手,又开始了流调工作。
李少锋调研隔离点和方舱实验室建设工作复兴区召开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部署会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晚报
编辑/许雅馨审核/许菲签发/卜丽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