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羊城晚报《追了3年,77岁的老人终于在珠海用上了眼科先进药物》报道全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见。
“我的高兴已经把紧张的劲头都压过去了。”新一代用于治疗眼底病的创新药物——更小分子布西珠单抗获批优先在大湾区的医疗机构内进行临床急需使用。3月27日,77岁的田先生在珠医院完成大湾区首针注射,医院接受眼科治疗时布西珠单抗,心情无比激动。“我很幸运也很幸福。”
据了解,此举是借助国家*策——“港澳器械通”的优势,优先使用国际领先创新药为内地患者治疗眼底病,同时也让内地患者在大湾区即可使用到最新治疗技术,与国际领先眼底病解决方案接轨。
从前年开始就追这个药
今年终于如愿
据了解,首针的注射患者田先生今年77岁,年确诊双眼*斑病变。“我患这个眼病之后,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我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年奥运会当过火炬手,另外我还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特聘专家、吉林省书法协会的会员,眼睛得病,视力下降,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田先生了解到,医院通过“港澳药械通”引进了诺华的布西珠单抗,让他看到了治疗的希望。
通过专业的线上会诊,还有*斑病变的诊断,田先生符合布西珠单抗的适应症,在家人的陪同下,3月27日便来到珠医院接受首针治疗。
“在得了*斑病变之后,我就没有断过治疗,中医西医我都尝试过,视物变形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视力还在急剧地下降。今天我如愿以偿得到这个药了,我感觉到很幸运。我从前年开始了解这个药物,知道它已经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帮助了众多眼底病患者重获光明。我开始追这个药,从长春到北京,到上海,一直到海南的博鳌和医院,我都没有追到这个药。”田先生说,“我感觉到很幸运,同时,我也感觉到很幸福。”
眼底病患者数急速上升
临床急需创新治疗药品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眼底病患者超万,每年新增眼底病患者超过万。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年龄相关性眼病、代谢相关性眼病日益凸显,眼底病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
亚太眼科科学院秘书长、香港希玛国际眼科医疗集团主席林顺潮教授表示:“很高兴能够借助国家*策优势,优先使用国际领先创新药为内地患者治疗眼底病。在中国,约有超过一半的致盲患者都是由眼底病造成的,其中湿性年龄相关性*斑变性(wAMD)和糖尿病*斑水肿(DME)为最主要因素,当前的治疗痛点是积液消除效率不高,而现有抗VEGF药物的使用仅能让约50%在治疗患者得到有效的水肿积液消退,实现视力改善。”
而此次通过“港澳药械通”*策,引进创新药布西珠单抗,相比于传统的药物,能够更早吸收视网膜内积液/视网膜下积液,负荷期后只需每3个月注射一次,在持续改善解剖结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针对wAMD和DME显示出更优异的积液控制效果。
让眼科患者在珠海放心使用
到港澳上市的优质药品
“港澳药械通”*策非常重要,因为它打开了一个窗口,内地需要这些药的病人,有机会通过严格的管理的方式,让病人有机会使用到先进的药物。据悉,年8月,被确定为首批5家内地指定医疗机构之一,并于12月获得了珠海市首张药械通的批件。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每年有万的新发眼底病的患者,但可能只有20%的得到标准治疗。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赵毅华表示,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其中“港澳药械通”是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