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访两江协同创新区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中心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m.39.net/pf/a_6506031.html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王渝凤通讯员谢力摄影报道

五月的重庆,艳阳高照下,明月湖波光粼粼,明月山郁郁葱葱,处处生机。在这块依山傍水的区域,总占地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拔地而起。

慢新闻记者受邀漫步其中,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正在加速建设。截至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经吸引了全球21所顶尖科研院所入驻。

在不久的将来,两江协同创新区将成为它们展示最高端技术、最优质项目、最顶尖人才的场所。

产业协同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协同创新,要打破领域、区域和国别的界限,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今年2月,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打造的汽车毫米波雷达项目正式在两江新区落地,将为无人驾驶车辆提供更灵敏的“嗅觉”,预计3年内产值将突破1亿元。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恺介绍,毫米波雷达由于在天气环境险恶条件下有优异的穿透表现,近年来被广泛用在车联网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应用。

该中心落地以来,已经与长安汽车、中汽研、红宇精工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正在推进汽车雷达、三峡库区边坡灾害监测等10余项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一项与两江新区落户企业海装风电的合作已经取得成效——在双方努力之下,海装风电目前最大的机组功率已经达到10MW,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同时,双方还在致力于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实现海上风电制氢,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该研究院与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光电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助推重庆光电显示行业的转型升级。该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剑晖称,目前相关科技成果已经在航天集团及国家电网的相关项目中得到应用。

▲两江协同创新区实景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的21所高校、科研院所已经在抗疫、工业、环保、人工智能、应急救援、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攻关。

这些科研团队大多拥有高学历教育背景,他们此前在其他地区从事科研工作。如何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把最新科研成果需要变成产品?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重庆两江新区。

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为引领,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4大制造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现代金融、国际物流、服务贸易、商贸文旅、会展业5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两江新区凭借着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正在中国的创新“版图”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成为高层次人才选择两江新区的重要原因。

两江协同创新区以产业技术创新和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为方向,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创新资源引育,推动支柱产业快速升级;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积极开展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加快形成规模化的新兴产业集群。

两江新区负责人表示,两江新区正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两江协同创新区等载体,协同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全面加快“双链”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两江协同创新区还在积极完善创新生态。据介绍,两江协同创新区将着力搭建创新服务、实验设备共享、统一孵化、科技金融以及产学研交流合作等5大平台,为入驻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科研与产业、产业与创新、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融合,

预计到年,两江协同创新区将会完成成果转化项,申报发明专利件。

人才协同

顶尖科创人才加速集聚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打造的汽车毫米波雷达项目,离不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毛二可及其团队的努力。

毛二可是中国雷达研究领域的泰斗,其团队目前已经和长安汽车等两江新区本地企业开始了合作,共同研发汽车雷达等产品。

在他看来,重庆目前正在实施的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显示出这座城市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重庆在人才引育等方面也正在加速发力,结合产业基础,在科技创新领域将大有作为。

▲设计效果图

和毛二可同样选择在重庆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还有很多。作为重庆科技创新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两江新区完备的创新体系和广阔的技术应用场景空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人才。仅两江协同创新区就已吸引超过名高层次人才。

目前,两江新区根据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还打造了“留创园”“留学报国基地”“欧美同学会”“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人才引育重点平台,让新区日益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年11月,两江新区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两江人才”十条》等五个人才*策文件,在人才发展机制、*策、方式、平台、服务上创新,以改革推动人才*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生活协同

更好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通过专属APP,即可远程指挥船只清理湖面,而且船只还能在清理完成之后自动返回……这样的场景日前在两江协同创新区成为了现实。

4月底,由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清洁船正式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内的明月湖投入使用,可实现90%以上的自动化水面清理,进一步助力两江协同创新区生态提升及智能化场景应用。

▲设计效果图

生态协同

促进科技、人文、生态相互交融

按照规划,未来,两江协同创新区将全部实现“公交+步行”绿色出行,搭建公共空间全覆盖的“五分钟科研生活圈”“十分钟生态体验圈”。

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汇聚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高地、促进大学大院大所联合开展协同创新的合作高地、科技创新及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两江协同创新区正成为一座“近者悦、远者来”的创新之城、智慧之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