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乌鲁木齐各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国庆点亮居 [复制链接]

1#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郭*鸽牟敏王磊宋建华贾梦妍史传芝唐红梅)“十一”假期,“晚报融媒·帮您办”积极与乌鲁木齐各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调联动,从居民身边小事入手,广泛收集居民微心愿,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点亮居民微心愿。 关心关爱送上门
  “姑娘,今天中午吃什么?做不做抓饭?”10月3日早上,马旭红将早饭送到81岁的独居老人魏清秀家门口时,老人突然问起午饭。
  马旭红是天山区南湾街街道广电社区食堂工作人员,也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名志愿者。本轮疫情期间,她为魏清秀送一日三餐。“奶奶从来不点餐,我们送什么她吃什么,今天应该是想吃抓饭了。”马旭红说。
  一份小锅抓饭、一份凉菜,接到午饭,魏清秀笑了,“本来觉得太麻烦,没想到他们中午就送来了抓饭,还是单独给我做的,太暖心了。”
  10月3日,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达坂城区东沟乡东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两名志愿者来到了孤寡老人谢米西家中。
  这是国庆假期,东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收到的微心愿之一。
  今年93岁的谢米西平时很少出门,国庆节一个人在家有些孤单。于是他便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出微心愿:希望国庆节可以有人陪自己聊聊天、散散步。
  见到志愿者上门,实现自己的微心愿,还嘱咐他有任何需要都可以随时联系,谢米西连连致谢,“谢谢你们来看我、陪我,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快乐。”


  10月3日,在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六十户村村民高晓霞(左)家中,志愿者何晓燕为将贴有自己电话号码的手机交给老人。记者牟敏摄


  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六十户村村民高晓霞今年74岁,目前一个人居住。由于对操作手机不熟悉,她想把村干部的电话写在家里显眼位置,方便联系。
  了解到老人的需求后,村*支部副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何晓燕买来贴纸来到了老人家中,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好,并贴在指定位置后,又将自己的号码设成了快捷拨号,方便高晓霞呼叫。
  “她还专门嘱咐我,以后有啥急事、难事都能随时联系她,让我心里热乎乎的。”高晓霞说。
  居民困难及时解
  “张叔,明天一早还是老时间,我们服务车在楼下等你……”10月3日,家住火车西站街道东林街社区的张俊锋接到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陈娜的电话。
  59岁的张俊锋是一名尿*症患者,每周需要医院透析三次。由于没有车不方便,张俊锋希望有车可以送自己去做透析。
  “社区知道我这个心愿后,第一时间就安排社区服务车送我。”张俊锋说,每周二、周四、周六早上,社区服务车都医院,结束后再把他接回去。
  “每次他们送我回来已经是中午了,想请他们吃个饭感谢他们,他们每次都拒绝,还说这是应该做的。”张俊锋说。
  这两天,米东区园林局驻三道坝镇新庄子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吕建波和村干部游园园,经常电话联系住在三道坝镇敬老院的徐守义,详细询问他褥疮康复情况。
  原来,77岁的徐守义一个人居住在村里。几天前,他患上了褥疮,需要卧床休养。不想麻烦别人的他,希望能去镇上的敬老院生活。
  得知徐守义的想法后,米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迅速接单,并派单给新庄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吕建波说,他们与民*部门联系,为徐守义申请到了三道坝镇敬老院的床位并将其送到敬老院。
  “这里吃住免费,还有专人照顾,吕书记和村干部也经常来看我,我一定好好配合治疗。”徐守义说。
  得知84岁的空巢老人陈健康希望有人能帮他解决家中时常停电的问题后,10月2日,水磨沟区七纺街道沿河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苏万阳立即上门。
  查找问题、更换老化线路……作为一名电工,苏万阳带着维修工具和电线来到陈健康家里,仔细查找问题并进行维修。
  “他一个人忙活了大半天,现在看电视啥的方便多了,真是太感谢他了。”陈健康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