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技术领域为产业发声
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评价报告和第三方评价报告均显示,全国智慧法院已初步形成。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一头连着法官、一头连着群众,无异于一次法院司法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据透露,年人民法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建设智慧法院,大力实行节能减排,节约民众、干警时间约30亿小时。
法院面临的困难与智慧法院的出现
近些年,“案多人少”是不少法院面临的实际困难,司法审判除了核心的裁判执行程序之外,还包括立案、收费、送达、通知等多项法定程序,这些法定程序的履行都能体现法院的司法服务质量,甚至直接影响司法公正,如果法院干警的大量精力都耗费在这些非核心程序,那势必会牵扯裁判执行的精力。
当法院的工作遇到了提升瓶颈,当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服务需求与有限司法资源之间出现矛盾之时,通过信息化建设借助技术力量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则势在必行。建设智慧法院就是让那些需要人工的事务性、重复性工作由机器承担,信息化的手段能够克服人精力有限、可能出错的缺陷,能够达到快捷便利准确且有迹可查的效果。
智慧法院建设不仅能够减轻法院干警的工作压力、提升司法服务的质量,还能够让司法裁判更加公正透明,网上办案系统能够让法官轻松查找类似判例,能够发现相同当事人的其他关联案件,还便于监督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通过庭审网上直播和裁判文书上网,法官办案真正实现了“阳光操作”,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得到提升。
“新零售”方式定制解纷方案
导诉机器人、手机立案平台、多元解纷结果预测……近两年,各地法院信息化建设、网络化新应用层出不穷。多家法院信息化工作负责人认为,像“新零售”“网络店”一样方便的纠纷解决服务渠道,成为群众对智慧法院的新需求。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法院打造的线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体化平台”,实现对眉山中心城区所有纠纷解决主题及所属调解员、公证员、仲裁员的全面覆盖,正在向全市余个调解组织、余名调解人员及所有公证机关、仲裁机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