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创刊于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办起的第一张大型综合性晚报。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停刊,年春节前复刊,并由叶剑英题写报头。
曾是广州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羊城晚报素来注重特色民俗文化宣传,素材筛选、主题设定、报道文风极其严格,尤其是创办的文化类专栏《莞邑深呼吸》,善于挖掘东莞特色的饮食、民俗、人文、历史等特色题材,通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讲述报道人物、民俗、人文等深厚的历史文化,且每年都会将所有的报道集结出书,供读者珍藏阅读。
图说:东莞“玛仔”登上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对同发玛仔的报道,讲述了玛仔的由来及演变历史;玛仔流入厚街,再经同发食品创始人陈锦祺先生的技艺创新、材料筛选、口味创新等,再次焕发新光彩,深获广大食客喜爱。
图说:羊城晚报电子版
报道内容摘选
“红糖玛仔”成为广东特色手信
美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影响人们最后的人生选择,比如同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锦祺。
上世纪90年代,陈锦祺开始涉足食品行业,产品涵盖腊肠、蛋卷、曲奇饼、月饼等,但心心念念的仍是玛仔,童年玛仔的记忆犹如陈年老酒,时间愈久,愈发香浓醇烈,就触发了他在沙琪玛领域的创业心。起初做玛仔时,因环境所限,玛仔用猪油、面粉、少量鸡蛋及其他辅料制作。随着时代变迁,人们更注重口感及饮食健康。猪油来源于肥肉熬制,脂肪含量偏高,不利健康。
经几次改良,陈锦祺换过菜籽油、花生油,最后换成了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棕榈油,同时配以粤北山区的走地鸡鸡蛋,玛仔更加醇香酥软,入口即化,不粘齿、不粘喉。食过之后,口齿留香,喉清气爽。
此后,品种不断更新,比如“红糖玛仔”“牛轧玛仔”,“红糖玛仔”是同发食品首创。约十年前,黑糖话梅的流行激发了陈锦祺研制红糖玛仔的设想,且红糖在坊间自古有强气补血的说法。“我也可以尝试生产红糖‘玛仔’。”陈锦祺说,“红糖玛仔”一推向市场,就受到食客的热烈欢迎,成为广东特色手信。如今,“红糖玛仔”远销珠三角、港澳台、澳洲等地。
图说:同发玛仔的报道被东莞媒体转载
图说:同发玛仔的报道登上搜狗搜索
图说:同发玛仔的报道登上百度热搜
图说:同发玛仔的报道登上热搜
同发食品
好食品,良心造
同发三十载,伴您共度好时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