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晚报夜读你还记得那年的洛阳东站吗
TUhjnbcbe - 2020/12/11 17:22:00

朗读:吴鹏飞

老洛阳东车站(资料图片)

洛阳东站简称“东车站”,在洛阳人心目中,“东车站”除了是车站名称,还泛指东车站附近区域,包括大同街、自立北街、自立南街、南新安街、东新安街、西新安街及两边居民区。

东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年),有百余年历史。没有金谷园车站(洛阳站)时,东车站始称“河南府站”“洛阳站”。

“洛阳东站火车多,火车里面有乘客,乘客扛着大包裹,不是上车就是下车……”这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居住在东车站时看到的热闹场景。

如今这热闹的场景还在吗?

那天下午,我散步到洛阳东站广场,广场四个花坛里耸立的精致雕塑小品,被冬青树衬托得靓丽醒目;宽阔空旷的广场上,除了几位老人带孩子玩耍,不见乘客进出车站。

我好奇地走近候车厅大门,玻璃门从里被一把横插的矩形锁锁着,厅内只有一名乘务员。她以为我是乘客,隔着玻璃用手语示意“不接待乘客”,候车厅与站前广场一样空空如也。

我疑惑地想觅一纸通告找找缘由,却没能如愿。左拐到西边的出站口,同样“铁将*”把门。问门旁的公厕管理员,他告诉我:东站每天只有一趟通勤车稍候,客车不停。

我转身欲离开,斜对面十几步有个加油站,这地方我熟悉,原来是西新安街小学的校址,校内除了教学楼,还有老师的住房,住房南临西新安街,校门曾开在街边,后来校门改为面向大同街。

年8月,我被调到西新安街小学任教导主任,学校在临西新安街的一排旧瓦房中腾出一间杂物室给我住,“家”就安置在这里了。

我与东站为邻三年,习惯了汽笛声声,听惯了车轮隆隆。还记得列车头顶冒出的烟雾,裹挟着尘埃,点点滴滴撒落到晾晒在屋外的衣物上。

那时的我还是单身汉,经朋友介绍,在东站东边胡同里的机务段职工食堂买了餐票,蹭食堂饭。

每天往返于学校与食堂之间,我都要沿大同街步行几百米,途经车站大门口时,总见东站内外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大同街两边布满了小吃摊、酒店、饭馆、旅社,摊位虽然十分简陋,但生意红火。一个卖水煎包的摊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板个头儿不高,年逾七旬,白白胖胖,干干净净,因为胖的缘故吧,他常常坐在椅子上打水煎包,笑起来像弥勒佛。

刚出锅的热包子令人垂涎,顾客来了一拨又一拨。买包子的有附近居民,但多数是刚下火车的旅客。“弥勒佛”打的包子底部焦*,外皮酥软,包子馅儿十分香嫩,入口即化,叫人吃了还想吃。

车站前的自立街不长,正对着车站大门,街两边旅社多一些。自立北街南头连接东新安街,过了东新安街为自立南街,自立南街东面有条光明巷,巷子两边是一片老居民房。

东新安街上同样分布有旅社、邮局、饭店、副食品店,洛阳市第十一中学和东新安街小学也是这条街上的老牌学校。

西新安街与南新安街交叉口东有个副食品店,卖肉卖菜,顾客常常排长队。我的一位好友曾经与副食品店为邻,那时,晚上一得空儿,我就到好友家与他围炉小酌,谈天说地。

如今的洛阳东站(本文作者供图)

21世纪初,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洛阳东站门前的老房子,东至自立北街,北至大同街,南至东新安街,西边包括西新安街小学校园,这些区域内的饭店、商铺、老旧房屋全部拆除,改为站前广场,广场内四个花坛美观大方;车站候车厅、售票处等设施也重新改扩建。

改建后的洛阳东站大气宽敞,环境优美,成为城东的新亮点,站前广场则给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活动场所。

原站前的自立北街与广场连为一体,自立南街修葺一新,两边旧房拆除,高楼林立。洛阳东站及周边旧貌换了新颜,入夜华灯初上,人们聚在这里跳广场舞,做健身操,家长带着孩子游乐玩耍,与车站里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

近些年,洛阳站改建扩容,南边有了高铁洛阳龙门站,周边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私家车、出租车……人们的出行方式日益多元化,百年洛阳东站则“门前冷落鞍马稀”了。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新旧更替,这是城市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我不禁在心中默道:“歇歇吧,洛阳东站!”

晚报副刊精读

编辑:娜娜

审核:赵怡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报夜读你还记得那年的洛阳东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