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山西省人民*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省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单位”)的入选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新增国保单位79处,涵盖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赵曙光介绍,“目前,山西共有国保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数量仍位居全国第一,表明山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珍品文物资源富集区,中华文明基因库中不可替代的文化重地。此外,在与全国各省资源比拼中,尤其是全国排名前五的地级市中,山西占有四席,运城市新增国保单位12处,以处雄居全国地级市的第一名。
文物大省彰显“国保”风范
山西素有文物大省的美誉,此次第八批国保单位的申报工作,更加让这一美誉实至名归。
据了解,此次国保单位申报工作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的,经过山西各县市的层层筛选,通过我省古建筑、考古专家们的严格把关,从余处当中选出了处向国家文物局进行了申报。经过国家文物局5轮专家的淘选,最终确定了全国处的总数,我省入选79处,占到全国总量的10.37%,另有3处与现有国保单位合并。目前,山西共有国保单位处。其中,古遗址46处,古墓葬20处,古建筑处,石窟寺及石刻15处,近现代及纪念性建筑28处,其他1处,数量仍傲居全国第一。与国内文物大省相比,较河南省多处,较河北省多处,较浙江省多处,较陕西省多处。
此次山西新入选的国保单位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古建筑仍为我省的遗产大宗。入选54处,占入选总数的68.35%;结合前七批处国保古建筑,国保古建筑总数达处,占现有全国国保古建筑总数近1/5,体现了山西无人能匹的古建大省的显赫地位;第二,近现代革命文物比重明显增加。在前七批国保单位中,我省共有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19处,占全部国保的4.2%。此次公布的第八批国保中有近现代文物9处,占总数的11.4%,较之前有了大幅增长;第三,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造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同类遗存的平均水平。
国保单位申报成功后,该怎么做
山西有如此的历史文化遗存,既要拜赐大自然和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珍贵遗产,更应感谢历朝历代山西百姓对它们的守望呵护。但是,国保单位申报成功后,该如何保护,如何进行活化利用呢?这是一个长久的规划和命题。
对此,赵曙光介绍,要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做好抢救、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其中,要在文物保护方面,以保护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最高原则,在做好文物本体的抢救性保护同时,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原真信息的科学采集记录,开展文物本体的监测研究,做好文物信息的档案保全。
在研究机制方面,依托山西彩塑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山西国宝级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和山西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引进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搭建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文物科学保护研究平台,提高山西文物的科技保护能力和水平。
在安全管理方面,借力国有大型企业的运行平台,铺设文物保护单位的“天眼”监控监管网络。通过*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建立安全巡查队伍。开展法人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增强文物安全防范能力。全面提升文物的安全保护和监管治理水平。
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走出去请进来,多方式多层次引进专业学科带头人。持续推进文博后备领*人才、对外合作人才、工匠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我省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后备人才保障。
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持续推进“文明守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对未设置保护机构的文物建筑进行认养认领。对有保护管理机构的文物单位,实施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改革,吸引有经验、有实力、有情怀的社会资本开展合作。引进社会研究力量,讲好国保故事,提高活化能力,让文物说话。
运城盐池计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全国拥有国保单位数量最多的地级市,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志峰,运城市人民*府副市长陈竹琴,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勋会也出席了此次新闻发布。除了介绍运城市国保单位的情况外,陈竹琴还透露,运城市盐池计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据了解,除了对现有的国保单位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外,运城市还非常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陈竹琴介绍,运城市10年前就启动了关帝庙的申遗工作,在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截至目前,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的要求,申遗第一阶段工作已全面完成。但是随着世界教科文组织申遗规则的改变,运城解州关帝庙单独申遗确实困难重重。按照国家文物局的建议,我们决定联合河南洛阳、湖北荆州和当阳联合申遗。今年4月、10月,我们分别在北京和运城组织举行了晋、鄂、豫三省关于申遗工作的推进会,申遗申请书有望于明年1月通过国家机构认证,3月上交至世界教科文组织。”
此外,在年,运城市还提出了运城盐池申遗的议题,并得到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的肯定。目前,该市就盐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事,已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孙轶琼